中西部开发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下)

点击数:113 | 发布时间:2025-03-02 | 来源:www.huitaibi.com

    第六,国防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怀内斯综合83个国家的样本研究发现,军费增长与GNP增长呈现正有关关系,系数为0.899。在发达国家,投资于国防(均指肯定范围内)的就业乘数为1.8,而投资于民用的就业乘数为1.6,国防工业产业关联性强于民用工业。约翰.E.林奇计算,美国每10亿USD军事采购可增加35000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职位,非军事采购为25000个。希奇指出进步中国家军费开支占财政比率15%左右,可以预防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国家有计划地"强迫现代化",对民用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投资有哪些用途与发达国家比更明显;同时,国防投资可以使私人部门从中得到高额收益。美国西部区域即阳光地带的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弗罗里达、弗吉尼亚、新英格兰等的崛起,直接得益于国家对国防工业的投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这类区域人均军费开支高于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国防采购给这类区域的就业人数增加了340万个就业职位。80年代里根政府的SDI计划中仅6种核武器系统,就在这类区域雇工人数占全国雇员职员的30%多。而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费的降低,使这类区域经济进行调整期,导致了很多问题。以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登.亚当斯写下了《转产:一种死胡同的策略》一文,痛陈军费开支降低对区域经济不利影响,需要军事工业复合体对政府施压,以战争及军品外贸保持西部区域经济进步。仅科索沃战争追加直接国防费80亿,预计给这类区域增加就业近20万。美国1999年出口武器300亿美圆,占全球武器贸易的40%,即便是俄罗斯,也还有48亿美圆的武器出口.1996年,以美国带头,全球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军费年均增加6%.
    中国百年来生产力布局两次向西部大倾斜都是在外部战争环境下逼出来的。
    抗战时期,西部区域工业占全国的比率,从3%上升到50%,从此结束原始农业社会,进入二元结构社会.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投入2000亿,增量投资占国家新增投资的1/3,西部区域第三达成跨越式进步。仅四川,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变为制造业与电子产业为主,成渝、宝成、川黔等干线铁路通车,铁路从5000公里进步到80000公里.围绕国防工业形成了攀枝花、渡口、自贡、内江、德阳等60多个中小城镇。大型军工企业集团成为西部各省工业支柱产业,如西飞、成飞、长虹、长安、黄河、嘉陵、建设等,现在国防工业产值在西部各省仍旧占30%,贵州占45%。
    1979-1994年,国内国防费绝对值年增6.22%,全国产品零价格格总指数每年平均上涨7.3%,国防成本每年减少1.08%;占GDP的比率,从5.57%降低到1999年的1.2%.而世界平均比重为3.4%,国内周围国家和区域为3%左右。进步国防产业,是维持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需要,对于启动内需和开发中西部,也有直接的意义。不应该把进步国防产业与进步民营企业对立起来.事实上,国防产业的核心是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国防产业也势必需要广泛的采购,合作和配套,对于民营企业的进步有利。譬如国内规模庞大的航空产业在收益导向下,大量生产民用商品,70%的收入源于非航空商品。假如可以以国家力量支持集中生产飞机,就能给民营企业让出巨大的空间。


    表: 1997年度中国国防费与部分国家国防费比较(单位:亿USD)

    国家 国防费
    美国 2671.8
    俄罗斯 160
    英国 356
    法国 367
    日本 430
    韩国 172
    中国 98
    (汇率按1USD=8.29元人民币)


    表2 1978-1997年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

    年份 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1978 4.63%
    1980 4.29%
    1983 2.98%
    1986 1.97%
    1988 1.46%
    1991 1.53%
    1993 1.23%
    1997 1.09%


    表3. 1937---1942年四川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1937年 工厂 占全国(%) 工人数 占全国(%) 资本千元 占全国(%)
    四川 115 2。93 13019 2。85 2145 0。58
    甘肃 9 0。23 1152 0。25 295 0。08
    贵州 3 0。08 229 0。05 144 0。04
    陕西 10 0。25 4635 1。01 2757 0。74

    1942年
    四川 1654 44 108205 44。70 2230012 52。28
    甘肃 139 3。69 7888 3。26 619。6 3。19
    贵州 112 2。98 4578 2。89 46264 2。39
    陕西 385 20。24 23510 9。74 105319 5。43



    三.外部环境的变化:
    国家安全策略需要中西部开发的加速


    上述论证已经说明:中西部开发决不止是普通的经济进步,而是为20年未来的16亿人口创造存活空间;决不止是经济效益问题,而同时是国家地缘政治策略,安全策略问题。
    要完成上述历史任务,依赖22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思路是不可以的。由于中国渐进改革和开放的3 个子策略就是:梯度开发,地方分权和分层次开放;基本原则是通过打折政策创造市场机制,进步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效率优先,鼓励少数人先富,甚至在事实上走了一条"权力资本化"的道路,以政府的腐败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润滑液。大家承认这一条路线已经很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但也需要承认它的局限性,尤其是不可以够依赖如此的路线进行中西部开发---这在本质上就是优先进步沿海区域的路线。
    在和平常期,要把重点真的转到中西部开发方面,的确非常难,由于它只有政府投资的积极性,没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只有中西部区域的积极性,没沿海区域的积极性;只有大部分没钱人的积极性,没富人的积极性。国家只能加强政府投资,计划导向和打折政策的力度。
    假如中国的外部和平环境发生变化,大多数国力就会投入中西部开发。将来局势没办法预料,但美国"设立假想敌"的策略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中国内政外交,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国家安全形势是改革开放22年以来最紧张的,而且将继续紧张下去。无论是战争还是封锁,保证国家安全比起经济进步更为要紧,显然应该成为国内第一位策略目的。这与进步经济并不矛盾,由于进步国防和策略产业,整治国土与农村城镇化,这类对国家安全至关要紧的手段,同时就是启动内需进步经济和中西部开发的要紧内容。
    绝对不可能排除将来台湾悍然宣布独立,发生台海战争的可能性,其次战争也未必不可防止,重点是大家可以在此5-10年内,坚决进行国内经济策略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在经济上减少对外依存度,包含加速中西部开发。假如成功,中国国力将空前强大,加以政治外交斗争,防止战争破坏,和平统一祖国是大概的。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硬道理:5 年之后,不是大家屈人家之兵,就是人家屈大家之兵。真的的战争不在军事,而在军事以外。在"软战争"中失利,硬战争就很难取胜。硬战争或者非常短,或者打不起来,重点是看哪个可以在软战争中,奠定战争胜利的思想经济基础,把握战争先机,取得主动权。
    假如2005年发生台海战争,国内遭到西方全方位封锁,经济损失有多大?
    (一)200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83000亿人民币,根据1:8。3汇率,为10000亿美圆,外贸4743亿美圆,增加31。5%;出口2492亿美圆,增加27。8%;进口2251亿美圆,增加35。8%。顺差241亿美圆。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52亿美圆,增加32。9%;进口1001亿美圆,增加49。3%。加工贸易出口1377亿美圆,增加24。1%,进口 926亿美圆,增加25。8%。机电商品出口1053亿美圆,增加36。9%,高新技术出口370亿美圆,增加50%;进口初级商品467亿美圆,增加74%,原油,大豆;机电商品,高新技术商品增加30%。
    外贸依存度是以外贸总额除以GNP,为47%。假如扣除加工贸易的重复计算,外贸依存度为35%,全部扣除加工贸易,外贸依存度为23。5%。
    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汇率假设为1:5,国民生产总值为16600亿美圆,外贸依存度为28。6%。扣除加工贸易为14。3%。
    (二)假设中国沿着经济主义自由路线继续进步,不进行重大利益格局调整,国内外资源情况仍旧可以支持5年左右经济增长。假设国内生产总值年增8%,2004年为111553亿人民币,根据1:8。3汇率,为13604亿美圆。外贸总额9196亿美圆,外贸依存度达到67。5%。假如扣除加工贸易为39%。
    假如根据购买力平价1:5汇率,国民生产总值为22311亿美圆,外贸依存度为41。2%。扣除加工贸易为21%。
    假如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到1:10,国民生产总值为11155亿美圆,外贸依存度达到82。4%的历史最高水平。扣除加工贸易为41。2%。国内通货膨胀,根据购买力平价1:7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为15936亿美圆,外贸依存度为57。7%,扣除加工贸易为26%。
    2005年出口年增加15%,为4358亿美圆,进口年增加20%,为4668亿美圆,外贸逆差达到310亿美圆。加工贸易年增加15%,出口2408亿美圆,工交费500亿美圆。
    外商直接投资维持年600亿美圆水平,使国际收入支出维持顺差。国家外汇储备维持2000亿美圆。股票市场对外资开放,金融依存度大幅度提升。
    (三)假设2005年出现西方全方位封锁。加工贸易全部停止。
    2000年加工贸易出口1377亿美圆,占出口总额2492亿美圆的55。2%,加工贸易进口1001亿美圆,占进口总额2251亿美圆的44。5%。加工贸易总额2478亿美圆,占进出口总额4743亿美圆的52。2%。2004年,加工贸易根据年15%增长率,能达到2400亿美圆的出口。假如全部中断,损失是:

    (1)外贸总额减少4500亿美圆,出口减少2800亿美圆,外贸依存度减少50%;
    (2)4000万人失业;
    (3)国家外汇收入减少500亿美圆;
    (4)加工贸易全部用进口原材料再出口,对国内产业没带动效应,全部中断将来国内只损失20%左右的工交费,2004年为500亿美圆左右,假设乘数效应为2,损失1000亿美圆。
    (5)2004年的GNP是13604亿美圆,2005年假如继续增长8%,应该是14693亿美圆,目前降低到13693亿美圆,只增长0。6-1%,增长率减少7个百分点。
    (四)从美日欧出口大多数中断。
    2004年国内出口4358亿美圆,其中一般出口2000亿美圆左右,其中向美日欧出口占60%,1200亿美圆。
    美国是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量20%以上,根据美国统计达到30%。我在美国出口份额中仅保持在2%左右。我对美国的资金和技术也有依靠,从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商品(1998年为94.18亿USD,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55%),有的很难替代。
    日本是国内第一大贸易伙伴。1998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7.9%,日本的资金技术对我也极为要紧。
    > 欧盟是我第三大贸易伙伴。1998年占我对外贸易总额的15. 1%。
    > 香港是中国大陆第四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1998年占我对外贸易总额的14.1%。
    > 1998年国内外贸的64.3%、约2071亿USD,是与美日欧的贸易(含中国大陆与香港的贸易),大家获得的贸易顺差629亿USD,假如没这一块,外贸或有逆差193亿USD。
    > 假设2005年对美国日本出口全部中断,对欧洲出口部分中断,影响是:
    > (1)出口降低1000亿美圆。2005年出口在和平环境下能达到5012亿美圆,减去加工贸易2770亿美圆,一般贸易1000亿美圆,只剩下1242亿美圆,考虑到向其他区域增加出口,估计为1500亿美圆,减少75%,大约倒退到1997年的水平,倒退8年。
    > (2)一般贸易出口的降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比加工贸易大得多,由于大多数原材料来自国内,有连锁性缩短效应。假设有3倍的缩短效应,即3000亿美圆,等于24000亿人民币。用3000亿美圆除以2004年的GNP13604亿美圆,经济增长率减少22%。第二年降低更大一些,假设30%。第三年才大概有所恢复。
    > (3)出口商品国内回收额占全国产品零售总额的40%左右,假如减少75%,将使国内总需要减少30%,加上乘数效应,将使国内通货紧缩和企业破产愈加紧急,失业再增加4000万,共增加8000万。
    (五)重点进口提供基本中断
    2000年国内进口大类商品是:矿商品245亿美圆,化学品181亿美圆,塑料橡胶164亿美圆,纺织材料和制品166亿美圆,贱金属206亿美圆,机器电器852亿美圆,光学医疗设施82亿美圆。
    > 因为很多引进外国设施,国内工业最早进的部分,设施,原材料和零配件对于进口的依靠程度相当高,在1994年,工业对进口的依存就达到30%,目前可能超越50%。尤其是尖端科技如芯片,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方面,在重点部分依赖进口,影响更大。
    (六)能源提供遭到影响。
    (七)沿海区域损失紧急。
    1989---1991年西方对国内经济制裁,停止对华军品贸易和国际贷款。1989年,国内的外贸增长率降低15.7%;1990年又降低3.3%, 其中进口降低16.8%。国内经济连续3年低速增长,1989年4.4%,1990年4.1%,1991年7.7%。西方制裁对于沿海区域的影响特别大。东南沿海区域指华东华南,福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南部,香港、澳门。
    > 不含港澳,1999年有2亿多人口,耕地面积1000 万公顷,占全国7%;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37%;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32%。钢产量2800万吨,占全国23%;汽车36万辆,占全国20%;塑料324万吨,占全国40%;化纤385万吨,占全国60%;纱184万吨,占全国32%;冰箱530万台,占全国40%;洗衣机635万台,占全国50%;彩电2770万台,占全国60%。
    损失是巨大的,但不会使经济倒退20年。不计战争打到中国当地,只计2005年西方全方位封锁的损失,中国将在两年之内,每年经济降低30%左右,经济水平倒退到2000年的水平。如此的经济损失,假如忽然到来,大家没筹备,显然不可以承受。假如有筹备,则不难承受。加速中西部开发,就是主要的方法之一。
    纠正经济片面性,全部考虑中西部开发的意义,确立以计划为主导的中西部开发策略,最直接的意义是第一,继续扩大政府投资;第二,考虑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办法,尽可能以国家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借助市场经济有用的方法,譬如公开招标;第三,需要加大监督,不然投资越多,腐败越大,效益越差。
    国内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00亿人民币,假如发行1500亿国债进行投资,加上地方政府和其它配套资金,投入中西部开发和国防等方面设计国父母远利益的投资,大约有800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5%,以计划为主导的投资比重这样之大,而国内又丧失了搞好计划经济的条件:干部的廉洁,社会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劳动的品质,能否组织好中西部开发,根本上是对政府组织动员能力的考验。大家期望全社会可以真的认识到它的重要程度,但大家目前事实上并不拥有全方位推行的条件,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大家进行全方位的思想,策略,文化调整。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